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浙江如何持续发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浙江如何持续发力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
继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考察后,6月初,浙江又一次接受了检阅。这一次的焦点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6月5日至6日,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上,夏宝龙介绍了浙江经验并表明了浙江决心。
他说,浙江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抓,使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我们要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6月9日,夏宝龙主持省委常委会议,传达中央座谈会精神;6月10日至12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决定》,夏宝龙就决定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而在此前的6月2日,夏宝龙曾来到余杭径山村和安吉马家弄村,了解基层党建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再追溯到5月13日,绍兴调研中,夏宝龙专程到柯桥区党风廉政建设电子监察中心,了解“三重一大”事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监督等情况。4月1日,我省还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实际上,早在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就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也都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浙江农村基层党建得到了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其许多做法也成为全国的典范。
做法一:首创村务监督委员会
2014年8月,夏宝龙来到武义后陈村,先后赴“后陈经验”陈列馆和村便民服务中心考察,并鼓励该村不断完善村务监督等制度,切实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示范。
由后陈村首创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如今已在浙江3万多个行政村全面推开。村监会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改变了村两委干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有效规范村干部行使职权。
2010年,全国人大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规定,这一来自浙江基层创造的新经验走向全国。
做法二:选派“第一书记”
今年4月,中组部等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重点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
而在浙江,村民对“第一书记”早已不陌生。
早在2012年,浙江各地就开始选派干部赴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以衢州为例,三年间,共选派885名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累计524个部门单位结对基层党组织,落实发展项目2141个,帮扶资金3.28亿元。
可以说,这些“书记”的到来,不仅为村民带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更拉进了群众和党组织的距离。
对“第一书记”工作法,夏宝龙一直给予关心、寄予厚望。2013年1月,夏宝龙在《浙江信息》第8期(专报)《天台县建立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制度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上批示“要注意总结这一做法,全覆盖好”。
2014年底,夏宝龙再次明确指出要将“第一书记”工作法“继续做深做实”。
做法三:选好用好带头人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发挥好县乡两级党委的作用至关重要。乡镇要发挥龙头作用,县委则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
从2013年开始,省委每季度都会召开一次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至今已有8次之多。“抓落实”、敢“担当”、争当“狮子型干部”……每次会议上,夏宝龙都会对县委书记这个“一线指挥官”群体提要求、讲道理,树目标。
2011年,浙江开始在村级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先晒业绩,后绘蓝图,再选班子”,同时,划定了“五不能六不宜”的任职资格条件。2013年,《查处贿选行为暂行办法》出台,明确9种情形为贿选行为。据悉,2014年换届期间,全省共有7093人被劝退,2258人被取消候选人(自荐人)资格,162人被宣布当选无效。
做法四:评选“千名好支书”
“兰英同志,我们向你学习来了。”2014年8月,夏宝龙特意来到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看望“百姓喜爱的好支书”——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并要求在全省推选宣传1000名杭兰英式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去年以来,各地集中开展“千名好支书”推选,致力打造“千名好支书”群体,一大批百姓喜爱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脱颖而出。今年5月,由省委组织部主编、红旗出版社出版的《点赞千名好支书——浙江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风采录》火热出版,夏宝龙为该书作序。
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性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乡镇层面全面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连续4年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浙江久久为功。
全面提高乡镇(街道)调控力,真正把乡镇(街道)这个龙头挺起来;切实强化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把村(社区)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持续提升基层骨干队伍执行力,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成为落实工作的“先锋官”和联系群众的“排头兵”…… 在夯实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浙江持续发力。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雅南
特别监制 应建勇
制图 潘培
策划 浙江新闻
声明 浙江新闻独家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
苹果用户可登入AppStore搜索“浙江新闻”下载;安卓用户请可在各大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91手机助手、百度市场等)搜索“浙江新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