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把手”抓党建述职报告(一把手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2024年度抓党建工作述职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是对标对表,落实主责主业。作为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我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履行党组织一把手职责。全年主持召开党建工作会议15次,深入各村(社区)专题指导党建工作20余次,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带头落实党建联系点制度,推动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指导党建、发展和稳定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我领办的民生实事项目有12件,其中涉及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一岗双责”得到了有效落实,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与10名村、社区一把手签订了抓党建承诺书,组织村社区一把手集体外出学习5余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是落实落细,建强基层基础。我深知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全年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带头落实“第一议题”机制,带头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并带动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讲党课8次,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开展党员集中轮训、专题宣讲等活动12场,辐射500余人次,全面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为确保基层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推动了完善请销假制度,开展了6次督查暗访,从严管理村、社区干部,确保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与作风得到有效改善。每季度,我都会逐村、社区开展“两委”班子届中分析研判,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党组织一把手3人,补选“两委”成员6人,确保党组织的生气与活力。在党员发展方面,我始终把关,全年发展党员15人。对于一些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我亲自包保整顿5个村党支部,推动党组织转化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共建共享,提升治理水平。我始终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特别是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在新华社区,作为试点,我推动搭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落实“1 N”网格式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了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我在多个村(社区)新建了4个暖心驿站、3个湾组村民之家和6个党群服务站,积极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推动双创工作中,依托党建引领,我结合共同缔造理念,开展了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动员群众拆除乱搭乱建1500余平方米,建设了4处口袋公园和6处城市微空间示范点。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切实提升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四是融入融合,统筹全面发展。党建工作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直是我工作的核心理念。我始终把党建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全年组织外出招商20余人次,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全年开工项目18个,拆迁6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亿元。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经济发展,也意味着党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我深入开展“四资清理”,引导8个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支持和推动产业发展,6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围绕乡村振兴,我推动的“稻香小镇”、千亩油茶、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初具雏形,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兑现了2022年度村干部绩效与集体经济发展奖金40万元,充分激发了村级组织的活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责任压实还不够到位。尽管我们在推动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某些地方,基层党建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存在“抓两头、略中间”的现象,尤其是对部分中等水平的党组织发展情况关注不够,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建责任时缺乏足够的动力。有些党组织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意识不强,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懈怠,且部分党组织管理模式较为滞后,导致工作推进不力。尤其在党建活动的深度、力度上,仍存在形式化、浅表化的问题,“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党员参加的积极性相对较低,部分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影响了党员的参与度和凝聚力。
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还不够有力。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培训和学习方面,少数党员干部对所需的行业领域知识和业务能力掌握不深不细,导致一些常规工作无法规范执行,影响了工作成效。此外,党员年龄结构不均、基本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党员干部在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方面存在问题,流动党员管理缺位,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
三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老问题和新情况,研究还不够深刻,工作方法不够灵活,活动载体和方式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在“党建+”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力度仍显不足,党建品牌特色还不明显,尤其是在与下沉单位的联系和资源的整合利用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
三、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第一责任,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学习贯彻新思想为首要任务,深入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履行“一岗双责”,推动班子成员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确保党建工作始终保持高效推进。我将通过实地指导、观摩考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内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工作要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督导重点,进一步传导压力,确保党建工作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
二是围绕创新载体,在激发活力上下功夫。我将继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鼓励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动员党员居民组建自治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强化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感与责任感。同时,加强与下沉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推动资源共享,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推动更多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三是围绕队伍建设,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党员队伍建设仍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我将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重从各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的选拔与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通过多层次培训、多方位考核、多形式评比,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特别是在党员教育和管理上,要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推动党员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要落实容错纠错制度,激励干部敢于担当,推动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