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铸魂抓党建 法务协同促和谐(法务党建品牌)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把运用法律功能与发挥政治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建 审务工作站”、审判辅助中心与法务协同中心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化解格局。同时,还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非诉讼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任务目标。
在灌南,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在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室、基层法庭,还是镇上的司法所,亦或是村、社区和田间地头,都可以看到法院挂联法官忙碌的身影。变换的是场地,不变的是为民解忧的初心,灌南法院多元化解体系的温度也是由这些瞬间凝聚而成。
党建为旗 顺势而为闯新路
党的基层组织最贴近人民群众,是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对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新形势下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灌南县法院积极探索推行“党建 审务”运行新模式,于去年在基层法庭的辖区先行设置“党建 审务工作站”,通过“一站管一村”,实现了对辖区村、社区党建和审务工作的全覆盖。
“党建 审务工作站”的整体架构是按照“县、镇、村”三级组织进设置的。首先,在县级层面成立由县委组织部、县法院以及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在法院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工作站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在各个镇成立指导办公室,指导各村、社区的具体工作,并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再就是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建 审务工作站”,站长由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并配备两名专职调解员。站长负责工作站计划部署、协调检查和工作落实,对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调解员负责化解矛盾纠纷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协助做好法律文书送达和联系当事人等事务性工作。
自“党建 审务工作站”运行以来,该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意义不动摇,充分发挥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功能,创新村规民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等特色基层治理载体建设,合力营造“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新时代党建统领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建为体 融合发展筑和谐
“党建 审务工作站”主要履行的职责为:一是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村支“两委”与审务工作站的联动优势,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乡、农村和社区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二是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县法院定期到站上开展就地立案、开庭、调解、审判等活动,并结合党员“固定学习日”和“主题党日”等,开展法制大讲堂活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和法制意识。三是研判化解矛盾纠纷。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及乡贤地熟、人熟的优势,努力把农村土地承包、相邻权以及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四是完善诉调对接平台。于诉前、诉中征求当事人意见,将部分民间邻里纠纷委托工作站进行调处,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源头。五是助力审判工作。协助法院开展法律文书送达、联系案件当事人,提高送达效率,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该院还以审判辅助中心作为枢纽,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司法局协同推动“党建 审务工作站”和法务协同中心建设,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适宜调解的纠纷导入法务协同平台,依法委托全县的司法所网络、“党建 审务工作站”送达文书并同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分流至法务协同中心下设的调解室、公证处或律师服务站调解,并增配14名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进行调解。今年以来,调解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20起,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化解格局。实践证明,“一站、两中心”的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社会解纷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矛盾纠纷。因为调解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效率上,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服务,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坚持共建共享、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做到社会治理过程让全社会共同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让群众有更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灌南县人民法院不懈的追求。
和谐为标 法安灌南润人心
灌南法院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弘扬“和为贵”、“善治”等文化传统中的社会和谐思想,建立了一套以诉讼为核心、各种非诉讼方式为补充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调动社会上的一切主体、一切因素、一切形式来参与,充分发挥道德、习惯、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并综合利用政治、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协调处理了多种矛盾纠纷,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融合发展。
创新永无止境,探索没有终点。院党组书记、院长方愚如是说:在浩荡前行的现代化浪潮中,城乡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接踵而来的各种变化都是必然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在社会肌体中的“减震器”和“粘合剂”的作用,竭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不至因“变革”而“震荡”,因“转型”而“撕裂”。
李集镇新民村党总支借助“党建 审务工作站”的平台,坚持把党建服务群众、发展惠及群众放在突出位置,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摆在首位,推行便民服务措施,实行服务清单、首问负责、跟踪督办等各项制度,集聚各种服务资源,确保村域平安稳定。开展党员“ 设岗强责”活动,要求党员在“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同时,守望四邻,排除矛盾纠纷隐患,让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堆沟港镇堆沟村党总支书记、“党建 审务工作站”站长、村委会主任房海霞帼国不让须眉,在“党建 审务工作站”工作的运行中,创新建立了村与小组、小组与党员、党员与住户三个层面的治理网络,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人人创佳绩。担任“站长”以来,她独立调解民事纠纷27起,协同其他党员调处31起,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使村内小家太平、大家安宁,全村上下呈现出村风文明、积极向上、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党旗飘红争绚丽,审务工作放异彩。灌南法院的“党建 审务工作站”建设和推进,提升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了社会治理更专业、更集约、更高效,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风劲旗红,经典永恒。下一步,他们将把解决问题作为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增强应对挑战的勇气和破解难题的担当,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切实解决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和现代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纵深推进中的瓶颈问题,努力让“党建 审务工作站”为构建和谐社会代言。(通讯员 严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