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抓党建促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抓党建促发展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利民富民政策能否深入人心并有效落地,农村各项工作的推进能否得到农民群众的真正理解真心拥护真诚参与,作为酒房乡村级党总支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支书),其作用发挥如何就显得极其关键。 一要牢牢把握抓党建就要抓融合,把思路分解到具体工作中。支书只有在思想上主动融入行动上主动参与,才能对政策理解得深掌握得准。村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就是村“两委”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支书要善于把这些具体的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举措,避免党建工作与村里其他工作合不到一起融不到一块。“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村党支部主要职责就是牵头抓总,发展经济、村庄治理、道路硬化、救灾救济等一桩桩具体琐事,都需要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把上头的政策导向与村庄实际紧密结合,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与群众的愿望呼声紧密结合。 二要牢牢把握抓党建就要带队伍,把目标瞄准在凝聚合力上。队伍建设始终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支书而言,村“两委”班子成员、团支部书记、监督主任、治保主任、调解主任、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及全体党员等就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工作队伍。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使其能够围绕各自职责大胆履职依纪依规为村民服务,直接考验着支书的智慧力及领导力。既要抓大放小,调动个体积极性,不能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即一种为显示书记的权威地位而摆架子一言堂,大事小事一把抓,听不得不同意见。另一种为遥控指挥,履职不尽责,过于放任自流。因此,支书要把目标瞄准在凝聚合力上,把队伍建设抓在手上,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要注重在实践中选拔有干事热情、有发展眼光、有群众基础的优秀年轻同志,通过岗位压担子,倒逼其尽快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 三要牢牢把握抓党建就是树正气,把导向体现在民主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党章》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要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到服务中。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中,支书必须“公”字当头,一身正气。按照“四议两公开”流程依规决策,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越是在利益格局调整、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敏感问题上,越要守得住底线,堂堂正正处事,干干净净为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要形成制度化,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或真公布假公开现象。要设身处地为村民群众着想,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及对工作的认同感。特别是对村干部任职资格规定的“五不能六不宜”要求,支书不仅要理直气壮地将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加以具体化,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到位执行到位,防止鱼龙混杂影响党的执政形象。 四要牢牢把握抓党建就要办实事,把成效落实在民生改善上。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农民群众想法也千差万别,改善民生就是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支书要善于把握重点统筹,坚持虚功实做,抓好村办公场所的建设,确保议事有阵地,活动有场所,抓规范促提升,着力补齐党建短板,真正让党的旗帜在农村高高飘扬。要抓好党员固定活动日的经常化,避免盆景式、游戏式活动,使之成为党员发挥作用的窗口,引领示范的镜子,服务奉献的标杆。抓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落实,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支书必须守土尽责,强化政治属性发挥,使党内组织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要运用好党员积分制这个有力武器,强化对党员服务的评价,把考评与党员的服务奉献结合起来,点燃每一名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奉献激情,确保月月有主题,季季有内容,在办实事中推动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推动民生改善。(张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