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两新”党建新活力——会同县探索“一二三四”模式纪实
迸发“两新”党建新活力
——会同县探索“一二三四”模式纪实
通讯员 肖根生
近年来,会同县按照“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抓好“一个重点”、严格“两项标准”、抓好“三个一批”、做好“四个结合”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激发两新党建活力。
抓好“一个重点”,选优配强支部班子
会同县始终紧盯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不放松,结合支部换届选举以及对新建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人选,严格按照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党员大会选举等程序,把一批党性强、威信高、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
同时,强化素质提升。每年定期举办一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党校教师讲学,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实地参观、经验交流和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重点围绕党支部工作条例、两新党建工作实务等内容进行授课,为党支部书记“补钙铸魂”。
“借水养鱼”不断拓宽培训领域,会同县组织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取经”,先后选送了16名表现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到外县市考察学习新业态党建、商圈党建以及“红色物业”等经验模式,开阔眼界视野。
严格“两项标准”,夯实两新党建基础
规范党组织建设。会同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两新党组织“五化”建设的总体标准和具体要求,并从县级财政预算和县管党费中拨出专款支持阵地建设,力求达到每个支部实现“六个有”(有机构、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资料、有活动),“三个一”(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完善一套资料、布置一个阵地),做到党组织名称、党旗、入党誓词、党建工作制度等“九上墙”,实现活动场所标准、制度建设规范、台账资料齐备。
壮大党员队伍。大力实施“双向培养工程”(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突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线技术经营骨干,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员工,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四个侧重,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先后发展党员117名,今年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名。
抓好“三个一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办好一批示范点。在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中遴选出8个单位作为“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两新组织标杆党组织予以重点打造。从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员作用发挥、推动生产发展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以点带面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推介一批典型。在全县两新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推荐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岗位能手宣讲”活动,共培树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6名党支部书记入选会同县“两代表一委员”风采录。
表彰一批先进。在每年“七一”前夕,县委和工委将集中表彰一批在优化管理、促进发展、科技攻关、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等方面有较大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仅去年就有11个党组织和20名支部书记受表彰。
做好“四个结合”,激发两新党建活力
会同县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员工合法权益维护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党建工作和生产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该县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为载体,在全县两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结对联姻、同心致富”“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两新同心、防疫同行”“一人献一策”等活动,引导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两新组织做大做强、攻克技术难题等出点子、提建议、想对策,增强党员参与管理的创新意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今年来,58个党支部参与“疫”线防控志愿服务36场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捐款捐物100余万元。12家党支部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结对村维修村道5公里,建立种养殖基地16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42人。企业党员参与技术革新项目12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