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上竹镇:党建引领聚合力“三联”机制促振兴(党建三联三促)
来源:【镇坪融媒】
镇坪县上竹镇立足“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以中心村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引领带动作用,采取村村、城乡、村企3种类型的联建方式,深入推进“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机制,实现多方联建共建、互利双赢、发展共赢。
支部联建谋共赢,共建堡垒促发展
坚持“以强带弱”,补强党建短板,增强党建活力,把单个党组织自拉自唱“独角戏”变为多个党组织相互配合的集体“大合唱”,实现增进共识凝聚人心、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引领带动重点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建共商。明确结对共建任务,共同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观摩交流、志愿服务活动等,开展“走亲式”交流学习,做到互学互帮、互促互进,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村级事务管理,带动其余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实事共做。着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蓝图,发挥区位优势,聚焦中药首位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黄连、玄参等中药产业,打造“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共同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难题共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实现大事共商、要事共决,共同破解基层党组织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激发村级发展活力。
产业联盟促振兴,共辟致富新路径
紧扣“乡村体验休闲镇”发展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依托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抢抓中药首位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为镇域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同质联营壮大主导产业。在中心村打造万亩黄连育苗基地,建设中药材产业示范点,按照山上种药材、山下建大棚的思路,以“支部 村集体经济 经营主体 药农”模式,解决中药材种苗短缺实际,有序推行中药材产业联盟,辐射带动全镇中药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目前在中心村黄连基地搭建育苗大棚56个,在中心村四组、七组,湘坪村九组、化龙村八组共流转土地300亩,林地10000亩,动员农户主动种植,带动群众就地务工2000人次,实现群众务工增收,计划5年时间建成1万亩林下黄连示范区。
农科所科研人员实地讲解黄连种植技术
异业联动做强特色产业。立足“3A”旅游示范村定位,以党建引领,将不同行业关联,按照“支部 国企 民企 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模式,引进镇坪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海南蝶雨情实业有限公司为市场主体,打造“四区”,即农业观光园区、民宿功能区、亲子采摘区、儿童游乐区,合作建设研学基地、村史馆等,通过党组织引领,加速优势企业、优势人才跨行业整合,实现行业间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循环互促,推动“产 销”、“农文旅”一体。
资源联享惠民生,携手共进谋新篇
牢固树立“全域发展一盘棋”理念,推动联建各方土地、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联享联用,构建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协同推进、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协作化利益共享。以中药材种植产业为重点,党组织与龙头企业、联建村形成有效合作。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优化配置农户的土地、林地及劳动力等资源,采取企业建基地、基地育种苗、农户重黄连、销售收益共享的链条式模式,形成有效合作,让集体与农户个体同增收、共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以上1个,10万元以上2个。
为种植中药材务工人员发放工资
多元化利益共享。按照“五大振兴”综合示范村整体布局,带动多方受益。通过国企争取项目,负责项目策划和项目包装,私企投入资金,负责运营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资源、资产的方式,以4:4:2比例进行收益分红,推动农旅融合项目发展,实现资源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企业盈利的目标。
本文来自【镇坪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