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苇莲苏乡:示范基地显成效,产业振兴惠民生
近年来,苇莲苏乡党委以产业发展为核心,聚焦本乡特色鸡心果产业,依托“奈曼旗塞外红人才实训示范基地”,抓实抓好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乡土化”,促进林果高效发展。
高效运行强保障。2023年,苇莲苏乡在五十家子村挂牌成立“奈曼旗塞外红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建设420平米培训中心,投入资金10余万元,配套桌椅、LED显示屏、多媒体电教设施。同时,聘请讲师专家9人,定期为群众面对面、手把手地答疑解惑、传授技术。今年以来,围绕鸡心果剪枝疏果、化肥使用、病虫防治、深加工及储存技术等方面开展培训班8期,培训600余人次,累计培养产业大户、技术能人100余人,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本土人才。
长效机制促发展。依托实训示范基地,苇莲苏乡积极探索“基地 高校”“基地 合作社”的发展机制,与青岛农业大学达成“校地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邀请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农科院专家学者及旗级技术员“传帮带”,将“专家课程”延伸到产业一线。同时,与本地区“万佳林果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合作,发挥实际操作和创新技术的“试验田”作用。着力解决了本地鸡心果产业规模化水平低,管理技术不成熟,品牌效应缺乏,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
示范引领显成效。“我们村的孙有就是全旗出名的林果“土专家”,目前我们村已发展鸡心果总面积980亩,其中庭院栽植鸡心果户达到60余户,被自治区农牧业厅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说。苇莲苏乡通过办班“训”、头雁“带”、实地“讲”,让“土专家”“田秀才”们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果树种植的行家里手,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目前,全乡已发展以鸡心果为主的经济林8000余亩,打造了果树专业村4个、规范改造高标准鸡心果果园2个、建精品果园42个,鸡心果果干加工量达9000斤,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10万元,拉动全乡1000余户果农年人均增加净收入3500元以上,果树经济林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伊亚丽)
来源:苇莲苏乡党委
终审:赵庆生
审核:吴佐政
编辑:贾 爽
点击加入“奈曼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共同关注“奈曼党建”相关要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奈曼党建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基层党建】苇莲苏乡:示范基地显成效,产业振兴惠民生》
阅读原文
来源:奈曼党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