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编者按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日前,宿州市检察院开展了全市检察机关第二届文化品牌(党建品牌)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双优”评选活动。经评选,10个品牌被评为“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5个事例被评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事例”。

宿州检察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对“优秀品牌”和“优秀事例”进行展播。本期为您展示: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之一 | 宿检安商

宿检安商

SU JIAN AN SHANG

宿州作为皖北大市,被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锚定‘苏鲁豫毗邻区域新兴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冲刺全国百强市”目标,宿州市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主动围绕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逐步探索形成“护企安全、助企安稳、让企安心”的“宿检安商”检察文化品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宿检安商”品牌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宿检安商”办案团队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省检察机关洗钱犯罪专项打击优秀集体”“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卷烟打假工作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团队多名干警分别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全省优秀公诉人”“全市政法英模”等称号。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品牌标识的颜色以蓝色为主,与检察蓝相互呼应;整体结构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安”字,方正的形状寓意宿州检察致力于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安”字顶部的点为检徽,代表宿州检察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安”字中心的楼宇大厦代表企业,下方的两个笔画像两只手托举着大厦,说明宿州检察秉持为企司法服务理念,努力成为企业的“法治守护者”。

做法成效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企业家约见检察长

(一)深化涉企监督理念,护企安全

一是深化综合履职,提升知产保护质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发展动力,办理的公安部、最高检督办“12·10”侵犯著作权专案,办案团队实行挂图作战,通过对资金链、物流链的比对,成功发现上游供货渠道,对2名上线人员进行追诉,打断了盗版教材供应链条,实现对正版企业的源头保护。该案入选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六部门“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典型案例”,市院被国家版权局评为“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二是践行能动履职,凝聚企业保护合力。制发《加强涉企刑事案件办理工作若干规定》,建立涉企案件亲历性审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案件办理对企业的影响。主动对接公安机关经侦支队,共建“挂案”清理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实时预警、处理“准挂案”,确保“挂案”动态清零,共推动30件涉企“挂案”全部清零,解决长年司法“羁绊”,助企轻装上阵。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12·10”侵犯著作权专案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解为见检察官是全省检察机关唯一一位荣获该项表扬的个人

(二)高效办理涉企案件,助企安稳

一是强化诉讼监督职能,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利。坚持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在办理卓某等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时,发现卓某自愿认罪认罚并全部退缴税款,具有自首及立功情节,但一审法院未采纳量刑建议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启动抗诉程序后法院改判缓刑。该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二是探索双赢共赢路径,构建涉企案件治理新模式。联合市中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出台《宿州市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首次将环保类刑事案件引入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努力实现保护 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最优解”。连续三年获全国、全省打击危废固废专项表彰,被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评选为“2022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检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全省检察机关唯一获奖集体)。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联合出台相关文件

(三)积极延伸检察履职,让企安心

一是深化行业综合治理,努力解决企业“烦心事”。注重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及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9份,采纳率达到100%。在办理某公司法人代表张某某骗取贷款案时,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银行及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存在的问题,分别向市金融监管局、银保监会宿州分局发出检察建议,有效防范金融漏洞及贷款担保风险。该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二是强化企业精准对接,主动搭建检企“连心桥”。在检务工作区设立“企业服务示范岗”,畅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涉企案件办理周期较其他刑事案件平均减少8天。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与工商联、多家企业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采取召开座谈会、开展“检察开放日”、设立“检察护企联络点”、企业家约见检察长等务实举措。2024年以来,共开展走访调研25次,收集企业法律需求90余条,编发《50种常见企业刑事风险防控指南》《企业外部交易风险防控指南》等普法手册,相关做法被《安徽日报》《拂晓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送法进企业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结对共建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走访调研

【宿检学“习”】优秀文化品牌(党建品牌)展示之一 - 宿检安商

检察开放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