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助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党建引领,助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社区的有效治理不仅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更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加强社区治理,也已经成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强化“书记抓党建”的主责意识,着力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队伍,助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紧紧围绕治理效能提升抓党建,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
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区工作是打通落实民生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是为民服务的关键一环。事实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必然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强化服务功能建设,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的场所。
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社区是所有社区居民共同居住的地方,社区治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激活居民的自治积极性。这就需要凝聚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在社区中探索多种形式的群众自治。要通过法律明确社区居民的自治权限、划定自治范围,进一步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使社区工作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区虽小,但却连着千家万户,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做好社区治理,在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也能够提升居民归属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空间。“十四五”期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推动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