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心做有温度的党建 全域推进“朝阳25℃”党建品牌建设(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品牌)

近年来,长春市朝阳区锚定党建聚人心、服务暖人心,坚持用心做有温度的党建,以深入推进“强基·聚力·领航”工程、全域创建“朝阳25℃”品牌为总抓手,实施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1 6”制度,着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守正创新,系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打基础、利长远、办实事、暖民心”用力用劲。

夯实基础强根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聚焦做实基层支部建设、队伍培养、群众工作等基础性工作,朝阳区着力建强“组织、队伍、阵地、制度、保障”五个基本体系,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强化区、街镇、社村、网格党组织“四级联动”,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镇、处级包社村、科级包网格“三级包保”,推动13250名“三长”活跃在基层一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瞄准新业态党建薄弱环节,构建“实体机构 行业党委”工作体系,组建49个派驻党支部,实现新业态经营主体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红心引领、暖心服务、爱心凝聚、同心发展,出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20条,有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解决新就业群体生活难题,推动新业态党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破题攻坚。有关做法入选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获评全省组织工作“大比武”创新成果奖和全省“基层建设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抓牢基层队伍体系。将社村“两委”、网格长、党务干部等基层干部统一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全覆盖培训,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实现整体跃升。建强“头雁”队伍,出台加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开展新时代“小巷总理”业务大比武,推动6名社区书记跨街道交流任职;立足换届需要,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培育专项行动,通过比武拉练、结对帮带、实践锻炼、定期交流等方式,动态培养450名后备人才,形成争先创优、接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建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坚持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建成以7000平方米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306个分中心(站点)为支撑,覆盖全区、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朝阳25℃”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今年以来开展宣教、文体、服务、就业等各类群众性活动1181场次,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夯实制度保障体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制定落实“四下基层”若干措施,开展“民情民意大走访”,督促各级干部深入一线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深入贯彻支部条例,严格落实组织生活、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每年下拨1180万元社区(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注重激励关爱,连续两年专项招(选)聘优秀社村党组织书记10人进事业编、7人享受街镇副职待遇,择优推荐17名社村党组织书记成为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坚持岗位变动、组织处理、家庭变故、纠偏提醒“四个必谈”,以组织温情激发干事热情。

统筹联动聚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聚焦解决基层治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朝阳区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深化完善党建引领“五化赋能”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区域融合、条块融合、城乡融合,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做实区域融合,健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资源、需求、项目、责任“四项清单”,大力开展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推动775家驻区单位、295个社会组织、203个志愿者团队和5025名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开放融合发展;促进条块融合,深入落实“双报到”“双包保”制度,组织46个职能部门包联77个社村、建立117个共建项目,推动1619名机关干部进社区下网格,17名派出所所长全部兼任街镇党(工)委委员,实现各方面资源力量持续下沉;探索城乡融合,坚持城乡党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赋能,以街镇、社村党组织为纽带,搭建生态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丰农惠民活动点实现城乡供需对接,打造市民线上点单、农户接单的原产直销新模式。发挥朝阳区区位优势,举办乐山镇农文旅融合“年货大集”,累计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带动消费下乡6000余万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着眼为基层减负增效,先后开展5轮减负清理,累计精简社区证明服务事项18个,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全区5个基层党支部、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获评全省基层治理“百强支部”“百佳书记”。

示范引领促发展,增强民生服务质效。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精心培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示范点位、党建品牌和创新案例,带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建设高标准党建示范项目。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百姓受没受益”作为标准,先后形成永昌街道党建引领幸福街区“五个一”工作法、“红旗红”商圈党建、二二八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光明社区“近邻”党建、村集体经济“小田并大田”等一批覆盖各层级、各领域的创新经验。打造特色党群服务品牌。依托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级阵地,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系列图文展讲,推出“湖畔系列”“在朝阳系列”等10个服务品牌、27个精品项目,常态开展义诊义剪、舞蹈健身、托育教培等专业化服务。推出“红色空间”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实践锻炼平台,推出“朝阳公益三圈一街”慈善品牌,广泛开展爱心圆梦、慈心敬老等项目,党群关系持续升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着眼解决街镇、社村、企业等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缺少阵地的现实问题,建成以区委党校为枢纽、4个分领域党校为支撑、11个街镇党校为延伸的全域党员教育培训共同体,为常态化、大规模、全覆盖培训提供坚实保障。着眼拓宽社区服务渠道,成立全省首家社区社会企业,采取“公益 低偿”模式为居民提供物业管理、养老托幼等专业化服务。着眼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因地制宜探索支部领办、村企合作等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迎新村、宋家村、柳家村为村民分红402.4万元,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作者系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