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党建工作 担当时代使命(感悟党建工作 担当时代使命心得体会)

作者:李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让所有国人集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一名共产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生动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总结了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也对新中国前进的征程指明了方向。我们既要深刻学习领会,又要自觉贯彻到工作当中。

一是对加强党的领导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在理论上,过去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体制攻击最多的就是党的绝对领导,认为只有西方所谓的“两党制”的政权才具有合法性。而我们党用70年的发展成就做出了最有力的回答:民主绝不等同于西方民主制度!新中国恰恰是在党的领导,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中国民主制度的突出特征。这就是“四个自信”坚定的力量源泉。在基层实践上,党的领导不应该是抽象的,而是嵌入式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领导。但对此也要辩证看待,不能把工作中的党建统领、党建引领变成党建推动、党建包办。这种嵌入式的领导还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的问题:一要瞄准统领性,不断强化工作嵌入,党建工作要作为总抓手,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解决其他领域工作朝哪干、怎么干和怎么干好的问题;二要瞄准政治性,不断强化组织嵌入,强化基层党组织通过对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的领导,延长组织工作“手臂”,真正把党组织的领导具体嵌入到每一项工作中;三要瞄准社会性,不断强化党员的嵌入带动,激发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对群众的引导、凝聚、组织、带动。

二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目的意义的再思考和再认识。说起基层党建就是党的建设在基层的具体体现,意思很直白,但到底体现什么?为了什么?笔者曾参观过上海的几个党群活动中心,有些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的装潢、也没有多炫酷的设计,却都设置了儿童乐园、早教中心、婚恋角、居民食堂等看似与党建无关的功能。正是这些看似与党建无关的设置,赢得了老百姓对属地基层党组织发自内心的认可,从群众在自发的赞许中感觉到了党建在人心。由此可见,基层党建的核心要义,即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执政认同。从之前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变,其最终落脚点始终在人民。一个人认同,就是人心;一群人认同,就是民心,民心所向就是人心向背这个大政治。党建工作干得怎么样,千招万招,关键还要深入人心,我想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是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直观的感受。近年来,面对基层社会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基层党建在强化自身政治建设的同时,越来越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应当认识到,社会治理水平并不总是与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在我们推进的“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基层反映相对突出的问题,诸如:体制机制不畅、责权不对等、组织化程度不高、基层负担过重等。对此,我们一直围绕“主动治理、共治共享、整合协商”等关键词,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有效路径。

从治理本质上来看,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根本坐标是群众的利益。恰恰我们基层党组织本身的性质——基础性、前沿性、与群众联系的紧密性,就决定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我们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总而言之,持续回应好群众的诉求、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度,必将大大改善基层治理的效果。(李响)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