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大数据之根 让智慧鄂前旗“树高叶茂”
2016年以来,鄂前旗围绕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以“汇聚、协同、共享、引领”为核心理念,以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支撑为保障,创新工作举措,构建“一网、一图、一云、一中心、5 n应用”为基础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建成自治区第一个旗县级大数据中心,不断提升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能力,推动“智慧鄂前旗”建设。
“一网”链接智慧鄂前旗通道
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坚持把信息通信网作为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来抓。整体规划全旗网络资源,整合各类网络,提高网络出口带宽,搭建起了智慧城市各节点连接的有线专用网络。同时,实施“镇区WiFi全覆盖”“宽带户户通”等项目,创建“宽带中国”鄂尔多斯市示范旗,全旗四个镇均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农村牧区嘎查村活动阵地互联网全覆盖,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实现随时随地享受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完成大数据中心与鄂尔多斯市大数据中心的光缆传输系统工程,全面提升信息通信网络体系,为智慧鄂前旗各项建设护航。
“一图”绘制智慧鄂前旗路径
建设“多规合一”系统。整合国土、林业、环保等各部门规划,建成多规合一数据库,形成土地用途管制图、城市规划图、数字草原3s图、林地保护图、电力规划图、交通规划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建设项目布局图、农田分布图、生态区划图、水资源保护图等多张合一的鄂前旗“一张图”,为多规对比红线控制、项目联合审批、项目储备管理、红线监管预警、智能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标准。今年以来,通过多规合一系统开展重大项目智能选址3处,解决了空间规划冲突的问题,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强化政府的空间管控能力。
“一云”支撑智慧鄂前旗根基
建设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按照“统一存储、统一出口、统一服务、统一运维”的建设思路,以云服务器虚拟技术为基础,搭建集数据存储、处理为一体的虚拟化平台,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建设了满足全旗信息化资源存储管理的核心机房,将全旗所有应用系统全部依托旗大数据中心云存储平台进行部署,建设智慧城市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目前,物理CPU160核,内存706G,存储总容量22T,部署了组织部、卫计局、文化旅游执法局等42台虚拟服务器,接入了27台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和挖掘分析,有效支撑各部门智慧化应用。
“一中心”建设智慧鄂前旗枢纽
建设集综合联动、研判分析,决策参考、资源集中共享交换的智慧大数据中心。以未来鄂前旗发展的核心和大脑为定位,深入研究城市建设需求,围绕“数据优政、数据惠民、数据兴业”三项重点任务,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汇各类信息资源,汇聚41个业务系统,与64个单位实现互联互通,建成了大屏显示系统,能全方位展示鄂前旗“经济创新、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民生幸福、政务建设”等多维宏观态势。以重点领域管控为重点,可调用全旗所有监控视频,搭建了精准调度智慧平台。抓住数据的收集、处理等核心问题,消除各部门信息壁垒,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一个资源中心、一张发展蓝图、一个服务窗口、一套目标体系”的管理服务格局。
“5 n”应用彰显智慧鄂前旗示范
搭建体现鄂前旗特色的智慧党建、智慧生态、智慧综治、智慧民生、智慧政务5个方面和警务云、安监云、旅游云、医疗云、教育云、食药云等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统筹规划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党建平台方面,对全旗5000多名党员动态管理,每名党员可以在线缴纳党费、组织关系转接,实现发展党员程序线上精准管控,对全旗347个基层党组织活动纪实监控,成为引领全市智慧党建的应用典范。在智慧生态方面,建成农牧生态环境数据的整合分析共享平台,实现全旗温度变化、降雨量趋势、草原植被等数据的指标化、可视化,准确掌握农牧区、农牧民草原生态状况,提高生态保护预警和管理能力,为旗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和信息参考。在智慧政务和智慧民生领域,率先在全市建成旗、镇、嘎查村三级网上审批系统,覆盖权力事项842项、便民服务事项58项。融合各部门各行业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我的前旗”掌上移动门户平台,把智慧的触角延伸到鄂前旗的角角落落,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案头电脑、掌中手机。在智慧综治领域,完成涉及公安、安监等安全生产领域的统一监控,集中处理,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及APP手机端,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及时采集、统一受理、研判分流、调处整治、督办考核等全过程实时监控,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目前,通过平台累计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1.2万次,化解矛盾纠纷1685起,信访批次下降35.9%,在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民调中心对全旗民意测评中,获得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安全感两个100%。
来源:鄂托克前旗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