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比武决赛演讲“干货”之四:以党建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汉寿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比武决赛演讲“干货”之四:

以党建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汉寿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比武决赛演讲“干货”之四:以党建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

(崔家桥镇蔺家山村党总支书记 孙和军)

聚焦主业抓党建,形成合力强队伍

1.常态工作抓经常,村支两委先带头。认真贯彻党建各项制度,强化党员教育,切实增强了党员凝聚力;坚持干部值班制度,做到来访有人理;坚持分工合作,做到事事有人抓;坚持包片负责,做到组组有人盯;坚持民主理事,做到决策众人断,2019年就召开两委会议21次。

2.后备干部显厚爱,组织关心尽其才。将21名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士兵纳入后备队伍,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每半年组织一次后备干部活动,并保持了实时联系。13人积极向组织靠拢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人发展为中共党员,1人进入了村干部队伍,3人成为致富能手。

3.主题教育为主业,狠抓学习补足钙。党总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红星网等平台开展学习,2017年、2018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红星网学习先进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人发放了一套书籍,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上一堂党课、收集一次学习心得;在检视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整改求实效,建立为民办实事台帐,截止目前,共整改问题24项,党员为民办实事127件。

依托项目准扶贫,着眼惠民聚人心

1.夯实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实现户户通。两年来,完成组级公路硬化6.7公里,使全村的组级公路硬化全覆盖。水利设施得到加固,投资78万元对21口山塘进行维修加固,对4800多米水系进行清淤及沟渠整修。农村电网得到升级,争取电力部门资金对我村18个组进行了电网升级,新安装变压器5台,新装输电线路1万6千米。

2.突出产业带动。通过光伏产业、千弘中药、万山林农等产业分红,贫困户每户增收近千元;依托富民油茶公司新扩高产油茶种植面积400多亩。

3.落实精准扶贫。蔺家山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68人,截止目前已脱贫36户145人。贫困助学53人次,贫困户外出务工交通补贴35人次。易地安置6户,危房改造11户,预计2020年可实现全部脱贫。

培育文明倡新风,打造和谐促平安

1.文化氛围渐渐浓厚。成立了蔺家山村广场舞队,有固定队员68人,在崔家桥镇两届广场舞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成立了军鼓队,红白喜事进行义务演出;在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了图书室,每月借阅量达50多本次。

2.移风易俗初见成效。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开展“最美家风”宣传活动。我村致富组易某结婚采取了摩托队迎亲,党员刘某丧事坚决不收礼金等,目前我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理念基本实现!

3.综治阵地关口前移。成立“和事佬”群众评理会,协助两委解决民事纠纷达15起;成立村级巡逻队,每年巡逻200多天,当场发现处理问题37次;添置“雪亮工程”摄像头10个,为3起交通肇事案件提供了现场依据。2018年被县评定为无上访村,真正实现了有事不出村。

整治环境做样版,建设庭园谋振兴

1.庭园建设成规模。采取政府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乡贤捐助一点的方式,共投资80多万元,在319国道长达3.2公里沿线,开展亮化及绿化工程,共铺设15000多平米草皮,种植1400多棵苗木,成片打造了66座极具风情的秀美庭院。

2.一线两园成雏形。紧扣319国道生态经济风光带的目标,以319国道为界,南边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北面发展生态甲鱼养殖产业,“一线两园”雏形初现,花卉苗木种植达500多亩,生态甲鱼养殖300多亩,年总产值可达700多万元。

3.大面保洁成常态。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投资23万元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项目,改水改厕243户。聘请保洁员6名,实现村内主干道保洁全覆盖。在镇组织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排名中,我村排名第一。

4.人人参与成长效。全村党员积极响应镇“十百千”竞赛活动,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指导协调全村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保洁员包路段;建立卫生奖评机制,每月组织一次卫生评比,并将评比结果进行公示;建立垃圾分拣制度,设立垃圾回收分拣站2个,每户每年上交60元卫生费,村民将可回收垃圾分拣好,由保洁员按时上门回收,并按收购价格抵扣卫生费。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县长等各级领导莅临我村考察指导时,对我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接待了山东省嘉祥县、西洞庭等单位上千人次参观学习。

[责编:鲁融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