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党建+”动能,首创安全环保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产新格局
2022年3月,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原预制场和原机电工程处重组合并为智造装配处,拥有石湖山基地、刘五店基地、泉州斗尾基地、福州管片厂(现已撤场)多个生产基地,总面积一度达到近70万平方米。点多、施工班组多、特种设备多,专业领域涉及房建PC构件、盾构管片、传统水工构件、钢结构厂房、风电全产业链等,起重吊装、临时用电、动火作业、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带来的风险,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存在的盲点、难点、痛点,可谓令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新面貌常常伴随着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就必然需要新规则。“安全管理难点怎么破?”成为智造装配处重整行装再出发后的首道“关卡”。
带着这一“冲关”任务,智造装配处党支部持续发力,在生产、管理、改革等专题会上,不断强调全员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要求领导班子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领域的一岗双责,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安全管理氛围。要求党员、部门长要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将安全管理触角延伸至全员。
2022年,在党支部的推动下,智造装配处在刘五店基地启动网格化“安全文明施工积分制”考核,旨在调动全员参与安全文明行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该模式试行一年多,经过多次迭代更新,但最终职工参与度、隐患上传频率、整改力度、闭合程度始终“上不去”,制度差点“流产”。
2024年,一场关于安全环保管理模式的变革在智造装配处刘五店基地率先推行,而后推广至总部(石湖山基地)、斗尾基地,实现全覆盖。以“网”为依托、依“格”为基础,智造装配处首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真正打通了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这项改革“任务卡”,由智造装配处党支部书记黄建山认领,作为厦门分公司“书记领办”活动的项目之一,用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十余次研讨,一遍遍修改,新版网格化管理制度出台
“问题出在制度本身,更出现在人的身上。执行力问题,才是根源。”2023年调任智造装配处党支部书记的黄建山直指问题关键。
于是,通过支部立项,书记领办,协同全体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主要部门负责人,成立安全环保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前前后后开了十余次现场调研和制度修订研讨会,有时一对一研究,有时集体探讨,“要是有人松懈了,想糊弄或者放弃,就会被严厉指正。”
从2023年8月到2023年12月底,历时4个多月,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的制度终于定版。
2024年1月1日,《智造装配处基地安全环保网格化考核管理办法2.0版》正式发布,率先在刘五店试行。将刘五店基地分为8个网格,切块管理,一一设立网格长,组建网格团队。
明确各类管理职责,将安环隐患上传条数、质量、整改实效等全部纳入考核依据,并设立了以支部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安环网格化专项考核领导小组,开展月度考核评比、配套奖罚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着力落实各类安全隐患的确认和整改工作,一体推进人、物、环境的安全管理。
“这么大的处场,安全管理单靠几个安全员做是做不完、做不好的,必须确保在每个区域、每台设备、每个作业人员中纵向渗透、横向覆盖,织出一张网。哪个网格出问题了,就找谁来负责。”网格化运行首月总结会上,支部再次强调了制度执行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随手拍、随手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
在刘五店基地,处处都树立着刻有二维码的隐患上传宣传指导牌,可以随手拍、随手传。
智造装配处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载体作用,切实做到党员示范,聚合发力。安环、设备、物资、后勤等部门协同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高效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
2024年6月,网格化管理模式试行半年后,在支部的推动下,结合执行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现场人员反映的问题,智造装配处对2.0版本进行修订,升级至2.1版本。截至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全面覆盖三大生产基地,共上传各类安全隐患1200余条,实现100%闭合整改,参与度达到90%以上。同时,上报隐患专业性提升,不再局限于文明施工行为,更涉及临时用电、起重吊装、机械设备、电气焊、高处作业、脚手架、有限空间等,“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已不再是一句口号。
作为项目领办人,黄建山做事的准则就是“支部引领,党员先行。”为此,各基地专门设立了以党员领导班子为主的安环网格化基地管理小组,起引导、管理和监督作用。支部党员勇当网格长,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冲在前、做表率。每次月度检查考核,必须做到书记带队、主任带队、安全总监带队。
数智平台投用,实现安全数据多维融合分析
面对繁重的安全管理工作,智造装配处党支部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和手段升级,切实将党建真正融入安全生产,实现党的建设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互促互进。
伴随着网格化管理模式运行,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暴露”。比如,面临多场景的环境、多工种的作业人员、多类型的设备等错综复杂的情况,单靠“人”的主动作为并不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厂区的监控设备存在监控时段不连续、监控效率低下、监控精度不高、无法实时预警和响应、信息沟通不畅、协同作业难度大、数据分析不准确、责任不明确、网格化运行和考核依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固定场站安全环保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浮出水面”,一场以支部为引领的攻坚行动又开始了。
“作为三航局试点单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黄建山说。
应急广播要抓紧装、监控区域划分要与网格相匹配、要研究如何运用AI边缘计算……在支部的一项项部署和推动下,借助信息化手段升级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水到渠成。
2024年9月,固定场站安全管理平台在刘五店基地上线运行。这套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可实现天气状况、人员管理、主要设备管理、网格化划分及信息展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及整改闭合、短信预警、隐患上传积分统计、视频监控等功能。数字可视化大屏可直观展示人员管理、重大设备管理、监控平台整合、随手拍积分自动统计、隐患整改闭合信息预警、AI摄像头自动识别隐患预警等功能,通过各种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有效减少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差及沟通不畅等问题,让安全生产“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实现了“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系统还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减少网格化行中依靠人工进行后台管理的弊端,让网格化管理更具人性化、贴近生产,促进网格化实施效果,达到管理层直观管理、基层报表减负等功能,让安全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工作做得好不好,职工感受最强烈。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系统上线以来,职工都说,“安全感已经爆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