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委党校:“五坚持”打造“五型”机关
作者 杨会仙 德宏州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要求。近年来,德宏州委党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坚守“为党育才 为党献策”初心,以创建“新时代的红色学府”为目标,以“五坚持”为抓手,全力打造“五型”机关,有力地促进了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为推动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坚持政治立校,打造“对党忠诚型”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深化党性锤炼,筑牢信仰之基,确保党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讲好创新理论“必修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精心开发“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等一批核心课程,持续打造“贯通式”课程体系,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走深走实。二是烧旺党性锤炼“大熔炉”。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四史”等教育,组织学员参观德宏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云南省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学员铸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充分利用罗志昌纪念馆、梁河特委等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党性教育品牌。探索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三是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开发“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微党课,已录制18节在“学习强国”、党校微信公众号播出。微党课《伟大的创举》在共产党员网“党课开讲啦”栏目进行展播。利用校园网站、《德宏论坛》等宣传阵地,发出党校强音。
坚持制度管校,打造“规范严谨型”机关。重视制度建设,推动党校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针对课程体系、师资选育、教学管理,完善了集体备课、课前试讲、教学评课等制度。聚焦科研资政,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制度执行的反馈机制,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调整。三是强化制度创新。全面创新课程生成、打磨、评价、更新、淘汰“5个机制”,优化和完善制度体系。
坚持从严治校,打造“清明廉洁型”机关。坚持严字当头,抓好学风校风建设,把从严治校贯穿到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之中。一是严以治教。严格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规定要求,严把教学科研政治关,规范课堂纪律、学术纪律、论坛纪律,加强对校刊、研讨会等阵地的管理。二是严以治学。加强对学员的学习管理,强化学习目标考核,引导、督促学员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强学员组织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强化学员生活管理,要求培训期间遵守住宿、作息、用餐等规定。三是严以管理。探索建立组织、纪检、党校、学员派出单位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师生的纪律约束,教育引导师生不断净化学习圈、生活圈、交往圈。
坚持质量兴校,打造“优质高效型”机关。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把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一是聚焦主课主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2023年,共计培训34个班次5008人次,承办内蒙古培训班1期55人次。先后组织校学术委员会开展17个新专题、4个全州党校系统精品课的试讲。开展各级各类宣讲160余场次,受众10000余人。通过试讲打磨、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学质量得到了切实提升。二是强化科研资政,发挥好新型智库作用。2023年,全校教师主持研究各类课题共计21项;上报决策咨询参考6篇。其中,2篇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信息专报》采用,4篇获州委有关领导批示;在各类期刊发表理论文章、调研报告40余篇;3篇外送参评论文获奖。充分发挥了新型智库作用。三是从大局出发,注重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强化服务意识,要求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把学员的需求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坚持人才强校,打造“担当作为型”机关。重视人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党员、干部履责担当。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尊重人才,关心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充分发挥人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023年学校引进研究生3人,从基层党校调入骨干教师2人,以考核调动方式调动1名事业人员。举办1期全州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班,先后选送23人次赴上级党校、知名高校等参加学习培训,选派1人次到省委党校跟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进一步健全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对教学、科研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不断提高教师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