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看云卷云舒、赏日出日落、听浪潮涌动……七八月的盛夏,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的大黑山岛,美丽、浪漫又神秘。今年暑期,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涌向这座常住人口仅有1500人左右的海岛,岛上的渔家乐、特色民宿几乎天天“爆棚”,预计带动创收840万元。这是烟台长岛综合试验区黑山乡暑期的真实写照。

海岛美了、产业旺了、群众幸福了,这与黑山乡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黑山乡探索推行“党建 ”工作模式,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海岛新路。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黑山岛

生态保育有魄力 海岛美了

乡容乡貌如何,最能反映一个乡的“精气神”。踏进黑山乡,犹如闯入“世外桃源”,大黑山岛的风姿令人一眼沉醉。这是一座被镶嵌在海中央的岛屿,没有被过度开发的痕迹,这里有独特的海蚀地貌和奇礁异石,孕育着灿烂的史前文明和海洋文化,街道干净整洁、村民热情淳朴,让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少游客表示,选择大黑山岛的原因,正是被这里的“原生态”所吸引。而这与黑山乡坚定不移抓生态保育紧密相关。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黑山岛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黑山乡以党建引领为牵引,以生态保育为首要任务,以文旅发展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长岛黑山乡党委书记刘国明介绍。

铁面重拳抓好生态保护。黑山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山体治理工程,完成北庄、大濠两处裸露山体治理;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6个村11万平方米的岸线育苗场全部拆除,整治修复岸线5公里,海岸线回归自然状态;持续抓好绿化美化工作,绿化荒地1.7万平方米,全乡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以南庄村省级美丽村居建设为牵引,带动全乡6个渔村的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建设不断加快步伐,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不仅如此,走在渔村的街道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的踪迹,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每户人家门前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厨余垃圾,一个放其他垃圾。“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得到封闭治理,解决了生活垃圾长期堆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实现了垃圾分类收集和环卫覆盖率达到100%。”刘国明说。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黑山乡厨余垃圾处置中心

得益于生态保育任务的坚决执行,黑山乡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文明单位、省级卫生乡镇、烟台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入选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乡、第一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单位,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和美海岛”,成为烟台首个“负碳”认证区域,也是全国第二个“负碳海岛”。

增收有路子 产业旺了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渔业养殖是黑山乡的支柱产业,扇贝、牡蛎是主要养殖品种,一直以来,渔业养殖户都是个体养殖、分散销售,再加上收购环节受外部市场影响,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弱,丰产不丰收一直是群众的“心头病”。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村民铺晒扇贝丁

刘国明介绍,为了端稳养殖产业这个“饭碗”,近年来,黑山乡力推“党支部 公司 合作社”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全乡80%以上渔业养殖户加入合作社,对扇贝、牡蛎等进行统销,并且筹备注册牡蛎品牌商标,推动牡蛎产业企业化、品牌化发展。“小、散、弱”这些曾经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得到改善,渔业养殖户抱团发展,赚钱的劲头越来越足。目前牡蛎、扇贝养殖规模达4400余亩,销售牡蛎、扇贝4200余吨,每年固碳260余吨,带动群众增收2770余万元。

其次,坐拥国家级地质公园——龙爪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庄遗址,黑山乡生态优越、文化深厚,发展文旅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党组织带领下,全乡先后成立2个村级旅游公司,成立旅游观光车队,建造5条休闲渔业船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园、樱桃园、赶海园,推出了赶海、生态采摘等休闲项目,打造独一无二的海岛“渔农综合体”。2024年,黑山乡与新绎旅游联合,全面提升大黑山岛的美食、购物等基础配套场景,打造南线、北线及环岛路线,拓展岛内游玩景点。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龙爪山

有了景点后,如何把游客留下来,为村民带来财富?刘国明介绍,“通过实施‘渔家乐·民宿’提升三年计划,我们鼓励村民开办渔家乐,并且招引资金1300余万元,打造时光故事、渔悦楠舍、黑山印迹等高端民宿品牌。”

黑山印迹民宿负责人王萍正是在黑山乡的“召唤”下,选择在这里开创一番事业,“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质让我‘一见钟情’,乡里不仅提供资金扶持,还定期组织我们外出交流学习,并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培训,帮助我们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这里创业很踏实、很幸福。”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黑山印迹民宿

如今,岛上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在营民宿50家,可供床位1200余张。2023年来岛旅游总计39.2万人次,带动收入大约3600万元。

民生有保障 群众幸福了

党建引领全面发展,海岛和美了,产业兴旺了,群众幸福了。

刘国明介绍,黑山乡常住人口1500人左右,60岁以上人口占比37.7%,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十分重要。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有这一天,大伙天天一起吃饭,没事的时候聊聊天、下下棋,甭提有多美了!”黑山乡南庄村快90岁的王春兰和乡亲们在村幸福院里一边吃着鲅鱼饺子一边唠着家常。能有如此惬意的晚年生活,源自南庄村幸福院的建设以及为75岁及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金点子”。现如今,黑山乡共建设幸福院4处,每年拿出60余万元为全乡7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渔村“两委”干部坚持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每逢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还会组织党员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南庄村幸福院老人合影

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上,黑山乡下大气力,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建设6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全乡6个渔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率达到100%;实施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日产500吨的海水淡化站,敷设供水管网1.1万米,全乡净化水覆盖面达到100%;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乡厕所无害化改造达到95%以上,真正让农村厕所改造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落好;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开展空气能取暖设备改造,2023年底全乡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96%以上;为方便群众和游客出行,2023年,蓬莱—大黑山岛航线复航,累计引进共享单车120余辆、电瓶观光车10辆、小型白色观光车5辆,今年又新引进红色中型观光车5辆。

值得一提的是,黑山乡充分利用岛上自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建设葡萄种植园、酒庄、酒窖、酒店等相关旅游度假设施于一身的盛唐葡萄酒庄项目,注册“盛唐海岛”全国首个海岛葡萄酒品牌商标。还打造了“黑山苹果”品牌,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共同致富。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人均收入21690元。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长岛黑山乡党建引领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村民正在分装黑山苹果

随着大黑山岛的文旅资源被越来越多人知晓,黑山乡再谱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8月底,“入梦海岛·遗脉相传”长岛大黑山岛首届海岛非遗文化艺术季在大黑山岛拉开帷幕,政府部门、文旅专家、企业代表、非遗传承人等人士汇聚一堂,共话海岛旅游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文章,海岛非遗研学基地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海岛实践基地成功揭牌。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接下来,黑山乡将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与海岛旅游双向赋能、和合共生,打造集渔家体验、海岛度假、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走出一条党建强乡、生态兴乡、产业旺乡的振兴之路。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于洋)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