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推行“四化”建设 提升“两力”“两率”(四化两创)
陕西延安市坚持集成创新,推行基层党建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人性化,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上级要求的执行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对突出问题的解决率、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率。
一是体系标准化。制定出台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国企、非公和社会组织7个领域基层党建标准体系和配套考核办法。如对农村党建提出支部坚强、党员合格、阵地规范、制度健全、富民强村、群众认可和特色鲜明7条标准,细化为18项指标,实行百分制考核,高标准不复杂、标准化不单一。基层党建的安排部署、督查考核、激励问责都围绕标准体系来展开,做到了对标有遵循、衡量有尺度。
二是管理信息化。推行“互联网 党建”工作模式,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市党建工作从封闭向开放、传统向现代、单边向互动、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延安“互联网 党建”云平台建成投用,党务工作者通过手机APP登录管理后台,实时进行党组织建设管理和党务工作的在线部署、督查和考核,党员登录后学习规定篇目、查阅有关资料、开展互动交流,形成了“组织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管理就在掌上”管理新模式。
三是载体品牌化。把培育具有延安特色的党建品牌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重点。坚持“党委书记抓党建、上下联动抓典型”, 分层次、分领域选树和培育200多个基层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形成集聚效应。坚持党员承诺制、党员积分制、“问题墙 回音壁”、“大数据 小书包”等制度,让好制度在刚性执行中彰显威力、在长期坚持中焕发活力。鼓励基层创新,开展“延安组织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努力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四是服务人性化。深入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构建全覆盖便民服务网络和无缝隙的服务体系,建成521个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2.8万名在职干部职工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4.4万个,在“零距离”服务群众中体现党员先进性。坚持村干部值班制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最急”上见真情、“最怨”上改作风。建立“合作社 ”“党员1 1”结对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延安市各级党组织紧扣“跑在前列、争当示范”的目标定位,以“四化”建设为抓手,突出政治属性、强化服务功能、聚焦作用发挥、引领经济发展、提升“两力”“两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