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路况管理水平(阳新县公路局路政管理大队)
11月7日,在省356阳新县排市至星潭段路面修复养护路段,机器轰鸣声隆隆,拖运沥青车辆、工程辗压机车来往穿梭,工人正忙着摊铺沥青。
“我们以精细化养护管理年为指引,紧盯国评核心指标,全力抓好公路日常养护,全面提升路况水平,确保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状况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力争在省检考核中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阳新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炳干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心立足加快项目建设,围绕党建引领,着力增强公路事业发展活力,努力在交通发展中当好开路先锋。着力促进重点任务完成;突出养护优先,着力提升公路路况质量水平。
今年来,中心党员干部带头,实施路基、路肩整修、绿化修建、路面裂缝处理,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行公路精细化、规范化养护,提高日常管养和服务水平。强化监督,让群众成为示范路创建的“阅卷人”创建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设置党员公示牌,公布创建队伍情况和创建标准,深化养护日常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每月一检查,一月一考评,一月一奖惩”,充分激活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做好路面保洁工作,加强沿线交安设施的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为高标准的完成路面养护工作,中心采用“四新技术”,一是路面微裂再生技术施工、二是桥梁预防性养护、三是新型桥梁伸缩缝、四是养护机械化,同时加强路面的预防性养护,采用微表处、注浆加固等新技术,延长公路生命周期,降低生命周期成本。
针对境内国道G10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使用多年后,现主要存在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及网状裂缝和唧浆等病害,且大部分板块出现错台、断角、破碎、龟裂、沉陷类等病害,阳新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采用国内领先的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工艺和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施工处治方案,自我加压,全面提升公路修复和养护管理水平。
近年来,中心先后对三溪一桥、三溪二桥、港下垅一桥、港下垅二桥、界首小桥等10座桥梁实施桥梁预防性养护工艺。以正确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使其恢复原有的性能及使用功能,从而达到桥梁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美观性。
随着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有效破解了公路养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瓶颈,为养护工人减轻了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路况的整体形象。
为改善公路沿线环境,提升公路沿线形象和服务质量,中心完成了河赛、老渡口、黄枫公路服务区和木港、率州交通厕所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出行的舒适感。同时,探索创新“公路 ”模式,将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产业与公路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停车服务区、公路驿站、自行车道等沿线服务设施,全力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来源:阳新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李成效 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