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和孝心点亮平凡人生—记国网镇平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员王晓林

奉献和孝心点亮平凡人生—记国网镇平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员王晓林工作时的王晓林

36岁的王晓林是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工作中,她务实苦干,两次荣获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荣誉证书;生活中,她精心服侍卧床不起的母亲,用行动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女儿:天天给昏迷不醒的母亲讲趣事盼她醒来

3月6日上午,记者在南阳张仲景医院康复病区,看到了感人的一幕。王晓林正在给昏迷的母亲翻身捶背,一边轻轻地拍打,一边给母亲讲笑话和各种有趣的事情。

奉献和孝心点亮平凡人生—记国网镇平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员王晓林王晓林照顾生病的母亲

“我们的春节都是在病房里过的,从来没有这么齐整过。”王晓林笑着说,她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在镇平县供电公司上班,丈夫在邓州市工作,儿子跟着丈夫上学。2015年12月19日早晨,她62岁的母亲突然昏迷不醒,经医院被诊断为脑出血。在重症抢救室里住11天,保住了性命,但至今昏迷不醒。她得知此事后,急忙请好假,赶回南阳照顾老人。

王晓林的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在照顾她母亲的日子里,最忙时一个月都没有去洗过澡,换洗过衣服;一次给她母亲换尿不湿的时候,由于老人大小便失禁,大便喷了她一脸,王晓林先是把母亲擦洗干净,才去清理自己。

有一天早晨,照镜子时,从未有白头发的王晓林看见自己有一根白头发,便让父亲帮他拔掉,她对父亲说,她要把这跟白发保存起来,留作纪念。看着女儿这般辛苦,在一旁的父亲默默留下了泪水……

今年过年,王晓林特意给母亲买了一件红棉袄。当给母亲换上时,她紧紧地抱着母亲,“妈,我就是你的贴心小棉袄,小时候,你始终为我遮风避雨;今天,我要为你撑起一片晴空,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不会丢下你不管……”

“儿子听话懂事,丈夫支持理解”,王晓林说,丈夫虽然教学工作忙,还要带孩子,但他每天都坚持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情况,过年还回来和王晓林一起照顾老人。现在她和父亲、弟弟“三班倒”,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和双休日去到医院照顾母亲。

前些日子,同病房的一名老太太患脑血栓,只有远方的侄子在照顾,在老太太住院的这段日子里,她便帮助老太太打饭;老太太上厕所,她的侄子不方便时,王晓林主动帮忙。老太太出院时,非要认下她做干女儿。

好员工:平凡岗位建功立业两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奉献和孝心点亮平凡人生—记国网镇平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员王晓林

王晓林获得的荣誉证书

记者了解到,今年36岁的王晓林毕业于南阳师院,2004年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工作。12年来,先后在公司办公室、党群办等部门工作,目前是该公司的档案管理员,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既然吃的是公家饭,那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应该服从安排,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一开始王晓林并不熟悉档案管理工作,但她欣然接受,积极迎接挑战。新的工作岗位,任务重、人手少,为了能够很快熟悉业务,“门外汉”的王晓林在工作中认真摸索,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学习如何分类、如何编纂、如何装订、如何入册等等;学习兄弟单位的档案管理经验;工作之余,更是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很快地就适应了供电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了最佳工作状态。

如何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向档案管理要质效。王晓林同志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她根据供电工作特点,优化工作程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将一年的工作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重点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同的任务,较好地化解了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技术也普及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王晓林敏锐地抓住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苦学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了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技术。随后,王晓林改进了工作方法,将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应用到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近10年来,镇平供电公司业务档案量每年增加20%以上,在没有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她都能从容应对。

“晓林同志工作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人的无私追求与美好心灵,是我们供电系统的最美女孩。”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员工齐红阳告诉记者,从2005年至今,王晓林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镇平县保密先进工作者;2005年和2010年,因她在本企业认定为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两次荣获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荣誉证书。(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屈连文)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