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应急到新华 安全在身边——走进四川省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帮扶村
风吹麦浪,在四川崇州市道明镇新华村的一家餐厅,市民围坐在椅子上围炉煮茶,一旁的山茶花含苞待放。
油菜结籽,戴斗笠的熊猫安全提醒牌立在田埂上,上面写着“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村道整洁,新房林立。
“多亏党员来帮忙,村子美了,游客多了,安全感强了。”迎面走来的新华村党委书记李建国一边握着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党员的手,一边感谢道。
近年来,成都市应急管理局与新华村开展“手拉手”结对共建,着力抓党建促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安全发展、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村社治理、网格联动、村民共享的良性互动。
护航企业安全
惠及900余户村民
谷雨已过,当地迎来水稻播种期。
“你们又来帮扶指导啦!”新华村老党员何卫东驾驶叉车载着秧苗从远处的柏油路驶来,热情地打招呼。
“第一次来,也是雨天,路不好走。现在11个村民小组的路都通了。”多次前往新华村的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成都市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城安院)党总支书记杨信林说。
结对以来,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党员多次前来新华村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新华村有村民969户,老年人口居多。近年来,该村依托粮油作物种植优势,引入驻村智慧农业企业。同时,新华村还有2家水泥制品厂、3家家具制品厂。
在村民李茂超家门口,摆放的多肉生长旺盛,电动汽车充电桩上贴着“有电危险”的提示牌。他说:“田租给企业每亩每年分红500元左右。我们农忙时去田里帮忙,农闲时去厂里帮忙,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
如何推动新华村安全发展,是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和新华村党员共同关注的共建事项。“引入企业帮助900多户村民增收,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我们特别关注村级产业安全,迫切需要针对性安全服务。”新华村村委会副主任曹艳说。
“木柴厂涉及机械操作、防火、防爆、电气安全等风险,要落实好对应的风险排查、管控措施。”近日,该局组织市城安院党员、专家冯云为企业“把脉问诊”。
市城安院党员王子人介绍,在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的统筹安排下,该院先后派出党员专家70人次,助力新华村摸清企业生产规模、隐患风险等信息,提供安全服务。对此,企业安全负责人连声称赞,应急到新华,安全在身边,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建强各级党组织
103名党员自发学、自觉做
新华村的农家院落、河流及耕地融合,形成11个分散的川西林盘。天然的环境,让村里103名党员的地理位置分散。
“眼看经济慢慢发展,党员动能如何盘活,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问题。”在多次共建活动中,李建国时常和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的党员讨论。
近年来,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助力新华村搭建智慧党建平台,方便党员在线学习、研讨,组建林盘党小组、创建新华农业产业党建联盟,进一步推动创建千亩农业示范园、改造林盘环境。
“我们请来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结对共建,邀请他们参与新华村的规划设计与林盘开发,既注重美观宜居,又考虑安全。”杨信林说,村里党员共同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条建议。
如今,村民搬进新房,门前种上蔬菜和月季。一到晚上,村民聚集在村委会前的活动广场,跳广场舞、摆龙门阵。
“近期要加强燃气使用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近日,在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前,新华村党委委员唐建英强调。
“好嘛,有异常情况我们立即上报。”新华村党员风险隐患排查队队员郑波说。
这是新华村乡村应急“三支党员服务队伍”(党员安全宣传培训队伍、党员风险隐患排查队伍、党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各党支部结合专业特长,更好地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思路。”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谭秀春说,自新华村的队伍组建以来,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定期选派党员业务骨干到村现场教学。
日前,新华村应急管理党员指导工作站专家为木材企业“问诊”。张丽鹏 摄
走进村委会三楼,在选派党员临时办公室,存放着新华村综合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力量建设、应急物质保障、灾害救助、预案编制与演练等工作档案。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处党支部书记梁振朋介绍,今年初,新华村应急管理党员指导工作站正式挂牌,共有8位党员专家到新华村,带着村里的党员一起为基层治理“问诊寻方”。
“党员专家帮我们梳理安全制度、组建党员队伍,也带动村里的党员自发学、自觉做。”新华村党委委员罗陈说。
聚焦平安乡村建设
搭建“数字乡村”平台
记者走进村民李茂超家的厨房,只见燃气灶具一尘不染,天花板上装有两个圆形装置。新华村工作人员唐俊芳解释道:“这是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帮忙安装的燃气和烟感报警器,让我们住得更安心。”
村民家中安装的这些装置现已接入新华村“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方便村“两委”进行动态监测。“一旦有异常情况,村委会、村小组和村民会同时收到提醒信息,能够及时排险除患。”李建国说。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设平安乡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程、应急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杨信林说,早在2023年,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已帮助新华村搭建了“数字乡村”平台,探索乡村智慧治理模式。
目前,“新华村·数字乡村”分为智慧党建、智慧应急、智慧治理三个板块,其中,智慧应急包括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应急安全队伍、应急安全制度、隐患排查、风险分布、预警监测等,智慧治理录入19名网格员信息、网格工作流程、网络治理等信息。
“这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信息化基础。”作为新华村总网格长的李建国说,借助该平台新华村已梳理“九小”场所、事件治理、社情分析等模块80余条信息。
在新华村,村民家门口张贴着“预防燃气、莫当儿戏”等安全提醒顺口溜,村委会广场展示着综合减灾信息示意图,村委会一楼的应急装备库中存放着各类设备……听到近日该村成功创建成都市综合减灾社区的消息,村民说,相距60多公里的“手拉手”党员和村党员,共同为他们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此外,依托共同筹建的新华村安全大讲堂,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多次联合新华村开展安全宣讲活动。“我们和新华村党员一起为村民讲解居家安全知识、开展消防演练。”梁振朋介绍,截至目前,该局党员共到村开展4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2次应急演练。
“现在如果遇到危险情况,我敢用灭火器进行初期处置。”唐俊芳说,听完消防知识专题课后,她赶忙为家中住宅和汽车配备了灭火器,带动邻居一起学好用好安全知识。
麦穗饱满,青翠欲滴。“下个月你们来送安全指导帮扶时,麦子差不多就要变黄成熟了。‘手拉手’、心连心,建设平安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在路上。”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党员临别前,李建国笑着说。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