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速推进核石墨球项目,该项目是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山东省落地转化的重要尝试,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核石墨球的国产化生产,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创新开展‘三培养、三带动、四融合’工作法,让每一个班组在党旗引领下,拿下一个个项目,创造一个个成果,跑出发展加速度”。说起成功的“秘诀”,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徐金城意犹未尽。

非公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抓好园区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化实施两新组织党建“红帆领航”行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推进园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激发园区活力,实现园区党建与园区发展互促共进,成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力量。

强化要素保障

筑牢园区党建“主阵地”

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委关于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开发区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园区党建工作。2019年10月,市委就下发了《济宁市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试点方案》,专门明确设立园区党工委组织部,组织部长由党工委委员兼任。目前,省级以上园区全部配齐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并择优选拔熟悉党务工作和园区工作的人员专职从事园区党建工作。

在组织架构上,根据地域分布(一区多园)、产业类别或非公企业集聚等情况,将园区科学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片区,成立片区党组织,构建起“园区党工委→党工委组织部(园区综合党委)→片区党组织→企业党支部”的组织构架,实现了对园区内所有企业党的工作、组织全覆盖。邹城经开区立足“一区三园”空间格局,建立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并安排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3个产业园党委委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在经费保障上,市里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中,给每个省级以上园区列支10万元工作经费,明确用途,指导管好用好。各县(市、区)均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园区党建工作,为每个园区两新组织党组织拨付党建工作经费3000元,采取税前列支、党费返还、财政补助、划拨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等方式加强园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

在场所保障上,立足园区党建实际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企业自筹、财政经费支持等方式,按照务实管用、共建共享的要求,推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让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拥有活动交流的红色港湾。梁山县以“心中有党旗、服务零距离”为宗旨,建设5000㎡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一厅一区一平台”党建阵地。太白湖新区突出“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六心”立体化“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助推惠企政策宣传集中化、政企沟通协调便利化、行政商务办公高效化。同时,在规模较大的园区企业中,建设高标准党群活动室,为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在具备条件的园区企业,建设“红帆驿站”,为企业员工提供工作、生活服务。

截至目前,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68处,集中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党建工作有人抓、有钱抓、有阵地抓。

提升“两个覆盖”

织密园区党建“组织网”

“我们企业规模小、党员少,想开展活动但是缺乏思路和载体,自从成立了创业园联合党支部,把我们入园企业党员聚集起来,统一管理。”济宁高新区软件园内企业豆神动漫有限公司经理赵立军这样说。济宁高新区软件园入园企业主要是以软件信息、文化创意、“互联网 ”为主的中小微企业,为加强园区党建工作,济宁高新区按照片区设立联合党支部对小微企业进行兜底管理,每周五晚上,在软件园三楼党员活动室,园区内的青年党员们聚在一起交流思想、畅谈理想。

近年来,我市把抓好园区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作为基础工作,在组织设置上坚持分类指导,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宜单独组建就单独组建,宜联合组建就联合组建、宜划片建的就划片组建,多种模式推动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市委组织部定期组织集中摸底调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党建工作台账》,掌握非公企业和党组织底数。各县(市、区)依托园区综合党委,建立所在园区企业党建工作台账,动态掌握企业职工人数、党员分布、运转情况等,做到了经营运行情况清、出资人(负责人)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党组织工作情况清等“六清”,为“建组织、扩覆盖”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在优化组织设置上,始终把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摆在优先位置,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做到应建必建。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非公企业,按照行业相近、区域相邻、就近就便的原则, 建立片区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由所在园区综合党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园区共有企业1015家,已建立党组织791个,覆盖企业1015家,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建强“三支队伍” 提升园区企业“牵引力”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向党学智慧,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日常运营、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融合点,将党建工作目标与经营工作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7月15日,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在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中研讨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展着点题式、互动式、辩论式的主题党日“微讨论”。像这样的研讨活动,在天意机械已经坚持了两年,在“红帆”党建指导员的帮助下建立起“微讨论”制度,通过“党员轮流讲”“问题集中解”“有问必有答”等方式,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轮流讲课,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企业发展有活力,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有力支撑,由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企业党员构成的“三支队伍”,已经成为我市非公企业党建的主力军,党建工作指导员更是成为园区非公企业的“贴心人”。与天意机械一样,全市共有147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助力园区发展。

为此,市里专门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红帆”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管理办法》,在市、县两级建立党务工作人才库,择优选派“红帆”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党务干部姓名命名“XX红帆党建工作室”,对园区以及同行业或同一产业链开展组团式指导。各地也在探索中创新管理制度,曲阜市和嘉祥县分别开展“红帆能手”和“红帆领航员”评选活动,出台评选管理办法,科学划分等级,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序列进行评选,对评选出的“红帆能手”“红帆领航员”由财政发放“红领津贴”。鱼台县实施“红星津贴”制度,出台《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红星津贴”保障办法》,根据每季度党建巡查任务落实情况,对各基层党组织星级进行动态化调整,“红星津贴”依据星级实行差异化发放,调动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争先创优积极性。汶上县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从经发、招商、应急等部门择优选派36名企业“红色管家”,精准把脉企业痛点难点,精准对接相关部门,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日益成为园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和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选优配强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施园区党员优先发展计划,认真落实好发展党员计划单列、招聘党员职工等措施,今年市里拿出全市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指标的80%向园区倾斜,不断壮大园区党员队伍,一名名新党员的加入,为园区党组织注入新生力量。

党务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素质进一步提升。我市将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企业党员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分层管理、分级培训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和企业党员,举办“百千万提升工程”省级、市级培育对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部分园区党务工作者到福建、浙江等地考察学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到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党性锻炼教育,努力提升素质能力,引领企业发展。

产业深度融合 点燃园区发展“红色引擎”

“产业链党建联盟的成立,好像是一家人一样,联盟开展的活动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拉进企业之间的亲近感,非常有好处。以前想要了解什么政策,从网上或者跑到各个科局,现在人家主动到我们企业来,每个月至少有一场”。山东济矿民生煤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方峰与笔者交流说。据了解,金乡县成立煤基新材料产业链党建联盟以来,通过开通“红链直通车”热线,出台“党建惠企·金乡暖心”专项服务政策,组织联建单位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开展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发展。济矿民生也通过党建联盟的平台申请到了220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帮助企业节能环保项目顺利推进,也更有力地坚定了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煤化工产业转型的信心。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加强产业链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综合考虑企业属性、产业类别,科学划定区域、产业链条,按照“一链条一联盟”原则,全力推进“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设。产业链党建联盟负责人实行联盟成员单位“轮值书记”制,一般由省级、市级培育对象党组织书记担任首任“轮值书记”,通过定期举办党建联盟企业合作交流会,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为联盟企业和产业链发展出谋划策,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合作难等问题。

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链上企业“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品牌共创”,推动链上企业难点问题有效解决。鱼台县建立盐化工联盟成员企业发布需求清单、可向其他联盟成员企业提供的资源清单、各联建单位制定政策清单三张清单制度,联盟成员企业已发布服务需求清单17条,资源清单21条,各联建单位制定政策清单66条。泗水县依托泉乡“蓄水池”计划,建立健康食品产业链科研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个人才库,以“企业家下午茶”品牌活动为抓手,为联盟成员企业提供服务,做到“哪有需要往哪去”。目前,全市已成立鱼台县盐化工、金乡县煤基新材料、泗水食品产业、曲阜新一代信息技术、邹城市高端化工等11个产业链党建联盟。

与党建强企同频共振,只有充分整合园区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企业党员等各方力量,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产业发展融合互促,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激活企业发展动能。我市连续3年开展“双强六好”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评选,认真实施好两新组织党建“百千万提升工程”,并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两新组织党建案例总结提炼并汇集成册,编印了《济宁市两新组织党建案例选编》《济宁市两新组织党建百佳示范地图》,为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通过建成济宁市非公企业党建实训基地、社会组织党建实训基地,命名32个第一批济宁市两新组织现场教学实训点,示范带动园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先后培树了中煤集团“匠心向党”、神力索具“党建六结合”、天虹科技“1234”融合党建等一批园区党建品牌,一家家非公企业结合自身特色,总结出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园区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园区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如今,在济宁园区版图上,红色区域日益扩大,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园区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园区党建显示出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园区非公企业已成为济宁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讯员 张鲁)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