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南县委宣传部促进机关党建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发展(宣传工作 党建)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商南县委宣传部机关支部以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聚焦“增四力 创四强 争标杆”党建品牌打造,强化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形成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出新出彩的生动局面。

一、以增强“四力”为基础,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深入一线强“脚力”。制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实施方案、重点课题专题调研工作方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宣传宣讲方案,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宣传宣讲,积极推动调查研究、理论宣讲、宣传报道沾泥土、冒热气。守牢阵地强“眼力”。宣传部机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提升鉴别力、占领主阵地,按照日监测、周研判、月总结、季汇报要求,组织镇办、部门单位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情况开展摸排处置,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及时展现商南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占领舆论制高点。做实学习强“脑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商南大讲堂”学习,提升理论水平;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扎实开展研讨交流;常态化开展业务小讲堂、写作大比武、全员办信息等学习活动,促使支部党员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促进教育学习成果转化,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脑力”建设。拓展培训强“笔力”。部机关科级领导带头,每周开展一次公文写作培训,向新进干部言传身教写作经验和技巧;每年举办全县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班,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业内专家授课,全面提升通讯员自身能力和宣传工作水平。

二、以创建“四强”为目标,提升干事创业质效,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部机关认真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坚持抓基础、固根本、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夯实组织基础,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效。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充分利用部务会、支部主题党日、每周一班子成员轮值领学“半小时”“每月一讲”等,不定时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法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开展谈心谈话和正面典型事例学习,推动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力,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模范履职尽责。强化班子建设。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支部委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研究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通过带头建立学习清单、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支部委员带头领学促学等方式,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压实队伍监督管理,及时对支部党建工作进行规范、加强指导、定期督查,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特别是工作时间之外的监督,不断筑牢对党忠诚。强化党员管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纪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员上党课、观看教育影片、警示片,组织参加“以学促廉强党性 严守党纪葆初心”“学习楷模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争做宣传标兵”“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陕西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积极开展党员纳新,严把党员入口关,规范党费收缴,组织党员自觉、按时、足额缴纳党费,规范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作用发挥。努力找准党建和业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五美村民”“五美庭院”等先进典型选树评选活动,以高水平支部建设推动业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结合“双报到”工作,推进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贴紧贴近基层一线主动服务,在理论宣讲、先进典型宣传、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等各项工作中,部机关党员干部始终走在前、作表率。

三、以争创“标杆”为动力,发挥先锋模范引领,推动机关支部全面过硬。以创建“流动红旗股室”和“党员先锋岗”为抓手,促进机关工作效率大提速、作风大转变、服务质量大提升,把机关党组织打造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坚强战斗堡垒。争当“流动红旗股室”。以“五比五创”为标准,将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与部机关各股室本职业务相结合,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相结合,与清廉商南建设相结合,与全县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支部班子带头比学习、比团结、比服务、比干劲、比工作,定期评比流动红旗股室,有效激发机关各支部、各股室荣誉感、责任感和党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做“党员先锋岗”。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创先争优的工作思路,以“五好”党员为标准,持续开展争做“党员先锋岗”活动,时刻提醒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全体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支部党建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融合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祝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