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医养结合惠民生(济南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书记)

挂号、排队、开药、煎药……近期,一场场中医夜市火遍泉城济南,在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中医问诊、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中草药文化科普、急救项目体验等特色中医药项目以新的形式呈现在街头。夜市中的奶茶饮品区换成了中药代茶饮,歌舞表演变成了中医问诊、“八段锦”教学,新奇的方式不仅吸引了中老年人,还引来不少年轻人驻足体验,以夜市经济载体为医养事业注入创新活力。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红领医养工作为抓手,建立“124 n”服务体系,打造“医、养、防、护、康”五位一体的智慧医养服务新模式,实现辖区养老与医疗服务多项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满足辖区居民群众的多样化医养服务需求。

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医养结合惠民生(济南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书记)

健康惠民

建立街道医养服务新体系

青年公园街道隶属于济南市槐荫区,前身为1962年建立的青年公园分社,1978年5月更名为青年公园街道,因辖区内青年公园而得名。

近年来,青年公园街道织密辖区医养服务网络,建立街道“124 n”医养服务体系,即: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两个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嵌入式医养服务,健全四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矩阵,链接辖区产业资源,实现n项社区医养服务全覆盖。

青年公园街道创新服务理念,以“党建 医养”为切入点,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协作互助、为民利民〞的工作理念,依托红领医养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链接辖区医疗资源,开展嵌入式医养服务,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让广大老年人能够及时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养现代化服务。

为增强协同合作力,青年公园街道发挥社区会客厅和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将社区养老和家庭医生有效链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五大基础服务,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巡护点为服务单元,构建全维度的“医疗 养老”服务矩阵,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全方位医养服务。

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青年公园街道健全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矩阵,打造高质量、高效能、高素质服务团队,成立由街道、社区楼院长、老党员、医生团队及志愿者组成的“三员”志愿服务队,倾听民生,关注群众的医养诉求,形成长期稳定、配合密切的志愿者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

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医养结合惠民生(济南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书记)

阵地建设

探索全链式医养结合新模式

现在已经是数字智能时代,青年公园街道与时俱进,依托街道红领医养工作站,通过“互联网 ”将远程问诊和数字化“云健康”数据监测有效结合,打造街道“医疗、养老、防治、护理、康复”五位一体智慧医养服务新模式,将医养结合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为满足辖区群众医养服务需求,青年公园街道着力提升打造红领医养工作站,购置硬件设备,链接医养资源。通过“互联网 ”智慧专病管理及远程视频问诊活动,邀请医院知名科室和专家通过线上问诊的形式,为居民提供一对一远程诊疗服务,真正将专家请进社区,让辖区老年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青年公园街道还在加强硬件配置上下功夫,在红领医养工作站配备便捷式健康一体机、眼底相机、AED除颤仪等设备,为群众开展常规诊疗、健康查体、紧急救护等医疗服务项目,帮助街道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服务能力。缓解辖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早诊断、早防治,为群众就诊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此外,红领医养工作站根据群众诉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内容,同时为有护理需求的居民提供失能情况评估、居民长护险申报服务,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医养结合惠民生(济南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书记)

品牌领航

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高地

为优化宣传载体,加大智慧化医养推广力度,青年公园街道依托红领医养工作站,打造“122”健康科普知识宣传阵地,包括“一廊两室两角”。即:一条健康知识科普长廊,健康宣讲室、健身活动室以及读书角、中医角。内容涵盖慢性病预防、中医药知识传播、科普知识普及、应急救护、体检义诊等多个健康主题。以互动、体验、展览、示教的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活动,让群众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健康素养水平,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为促进“红领医养”项目内容更深化,实现“点站结合、多元嵌入”服务模式特色更突出,街道通过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巡护点,定期开展查体、义诊等诊疗服务,做好医养服务“最后一米”,实现区域医养结合广覆盖。

为激活项目孵化力,延伸为老服务触角。青年公园街道联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打造“红领医养·家庭医生巡护优 ”服务品牌。各社区与家庭医生通过点对点签约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社区医疗巡护、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管理、个性化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极大满足了辖区内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健康需求。

创新模式

关爱呵护残疾人工作提质增效

一直以来,青年公园街道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民生重点工作之一,全力打造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突出“托养 就业 康复 培训 志愿服务”五大功能,形成“平台 服务”新模式。

街道通过精准摸排,通过“一人一档”“分类归档”等形式建立线上电子档案,通过定期回访进行更新,搭建残疾人信息动态化数据平台,并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建立维度空间的成长小组,链接社区聋哑人群体,定期开展手语教学、残疾人交流方法等专项培训。

为深入推进残疾人帮扶工作,青年公园街道联合相关培训机构,开展残疾群体工作技能培训、生活技能训练。建立志愿者上门帮扶、送艺上门技能小组,全面打通“家-社区-社会”的链接桥梁。

街道以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活动为依托,搭建街道级困境人群服务站——“小院茶馆”,全面整合服务资源,建构一个涵盖政策咨询、社区活动、心理慰藉等多元化服务平台,去除“标签化”的印象,以“茶谱”点茶的形式与服务内容进行契合。

依托“小院茶馆”,以需求为导向,以为民服务和社工专业服务为重点,青年公园街道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精细了解社区残疾人需要,全面拓宽困境人群社区参与渠道,逐步拓展和延伸服务领域布局,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文体活动有服务的工作目标。

盘活资源

打造槐荫东部医疗产业高地

在打造医疗产业方面,青年公园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辖区毗邻省立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山大生殖医院,医疗资源丰富,街道注重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新泉城大厦生命健康高科技产业集群、医疗健康配套产业集群。以新泉城大厦A座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992.8平米,地下停车位147个。楼宇共30层,其中地上28层,地下2层。1、2层为底商,3-28层为商务办公。楼宇于2017年8月竣工验收完成。

为盘活新泉城大厦A座优质招商资源,让“大招商”跑起来,街道积极引进成长潜力大的高技术医疗企业入驻,形成“康养 医疗”集聚效应,打造槐荫东部医疗产业高地。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服务、利用贝壳、安客居等有效途径大力招商、宣传,全面打造大健康产业园,通过合作、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医疗产业机构聚集入驻医疗产业楼。

据了解,未来两年时间,新泉城大厦A座将通过利用租赁、合作等方式,让自持运营商家比例达到70%,楼宇使用面积达到80%,其中2024年达到商家50%,使用面积达到60%,2025年达到商家70%,使用面积达到80%。

下一步,青年公园街道将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红领医养”品牌带动作用,有效链接辖区医疗和养老等社会资源,以社区医养服务“零距离”为目标,持续有效地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工作,推进街道职能与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有机融合,全方位、全链条、全角度地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推动辖区“医 养”双提升,切实满足群众医养服务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来源: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