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微经验展播】高新法院第五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打造“四位一体”立体矛调体系
近日,市直机关工委下发《关于2024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微经验”“微党课”评选结果的通报》,由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选送,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第五党支部撰写的“微经验”作品荣获二等奖。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第五党支部建立在明珠人民法庭上,是服务合肥经开区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桥头堡”,以创建“公正明珠党旗飘”党建品牌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立体多方位矛盾纠纷调处体系。
一、“一个品牌”,做实基层治理的“加法”
一是创建党建品牌,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党建品牌“公正明珠党旗飘”,深入推进与经开区职能部门党建共建,努力创建“党委领导 法院推动 多元参与”的“枫桥式人民法庭”。
二是设立社区法官,构建三级矛调网络。按“居委-社区-开发区”三级结构,将“法官进社区”与“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紧密结合,建立“一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按照“1 N”模式固定“社区法官”,依托“红色网格”“楼宇红管家”“家园议事会”“百事服务团”等党建平台,构建多元立体格局。
三是成立法官工作站,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分别联合警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设立“两官三师”“万华”调解室“尚百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室,在34个居委会成立党员法官工作站,通过“党员小讲堂”开展“互动式”学习交流,通过“党员小服务”开展普法释法、矛盾调处、巡回审判等司法服务。
二、“一个平台”,精准计算预防化解的“减法”
一是搭建“一周一企”平台,定向走访涉诉企业。坚持从审判中发现问题,统计涉诉企业案件数量,总结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组织党员法官定向走进企业,通报问题、提出建议、宣传法治,助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源头减少纠纷,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搭建“联动恳谈”平台,预防化解纠纷矛盾。与开发区政法办、经济贸易发展局、社会发展局、社区等搭建“联动恳谈”平台,对苗头性的行业、专业领域、地域性纠纷,定期召开“联动恳谈”,与相关纠纷主体、管理对象、主管部门面对面谈话,第一时间开出纠纷矛盾诊疗“药方”。
三是搭建“解纷培训”平台,提升基层解纷能力。与人民调解组织共同搭建“解纷培训”平台,通过推送案例、制作调解指引、开展人民调解培训、举行实务法治讲座等形式,加强解纷指导,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实质化解。
图片
三、“一个中心”,联动用足专业调解的“乘法”
一是经费保障,激发行业调解的内生动力。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制定《调解员调解案件补贴发放办法(试行)》,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及特邀调解员名册》,对调解成功、有效制作音视频、送达成功等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专业调解力量的内生动力。
二是对口调解,提升专业领域的调解能力。汇聚合肥市总工会、总商会、市物业协会、开发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方合力,驻庭调解涉企纠纷、物业纠纷、家事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此外,17家调解组织不驻庭参与调解。
三是建章立制,夯实非诉调解的制度基础。以党建阵地融入解纷机制,贯彻落实《关于实行调解程序前置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结合实际制定非诉调解指引、规程,实现诉与非诉的有效衔接。
四、“一案示范”,长远做好群体纠纷的“除法”
一是“一号就诊”,门诊化解群体纠纷。实行“挂一个号、立一件案、解决一片纠纷”的门诊式纠纷化解模式,由党员法官带队,联合基层治理主体,上门开展门诊式审理,充分发挥党员法官、党员业务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一案示范”,精品裁判以案释法。推行“一案示范”机制,立案时精确排查、审理中精确查明、裁判时精确说理,努力达到“办理一案,普法一次,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三是“一线回访”,下沉交流提升管理。密切联系群众,定期回访主管部门、管理对象、涉事地点,跟踪诉后化解情况,掌握相关领域社会管理工作推进情况。
(供稿: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