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徐家宅河亲水平台

近年来,静安区彭浦镇党委、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为民初心,深耕一方热土,打造小镇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依傍小镇水域脉络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放亲水平台,打造“慢”文化街区,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目前,“追求卓越齐奋进 富于创造勇担当 聚力谱写新篇章”的彭浦镇,正走在产城融合的“绿富美”之路上。

建设人民城市 蓬勃镇域经济

牵牛就要牵住“牛鼻子”。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关乎老百姓的“饭碗”。随着城市基层治理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必须盯紧牵好经济发展目标这个“牛鼻子”,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目光坚定、行动自觉,人民才会更有盼头,人民的城市才会更有活力。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彭浦镇召开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工作会

怎么牵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彭浦镇党委、政府以“党建 服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牵手式”创业服务体系,组建专业队伍服务企业。“我们不仅仅致力于把企业引进来,还全心全意地帮助企业在小镇扎下根来。”

一个人走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远。彭浦镇以“自助、合作、发展、共赢” 为宗旨,秉承“大手牵小手,创业路上一起走”的传帮带服务理念,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创业资源融会贯通、建立“牵手式”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训、融入专业教育体系,以创业促就业,在区域内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此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模式下,彭浦镇打造了首个上海产业区块内“政企联动服务特区”,打通政府与企业之间互动交融的通道;筹建了区域化党建“七彩联盟”,通过发布“开放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炼了“四牵手”创业服务方法,通过牵手政策、牵手资本、牵手人才、牵手伙伴的服务模式,助力辖区内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与辖区内行健学院合作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将创业资源向校区延伸,促进创业培训融入专业教育体系。

有了一套完备的企业孵化机制,彭浦镇产业特征更加集聚,辖区内园区积极引进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国内龙头企业,注重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接,提升专业服务业行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协作性,加速形成成熟的专业服务业发展格局,使彭浦镇成为上海高端专业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地区之一。

此外,彭浦镇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主题活动,培植了一批创业典型。比如,创业大赛、投融资路演对接、创业企业互动交流等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培育出了吉涛生物、极清慧视、因纳瑞广告、编程星球等区内明星企业、优秀高校创业项目。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彭浦镇成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企业的入驻和创新是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2020年,彭浦镇党委、政府持续发力,在静安区率先成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镇、村两级服务企业的骨干队伍,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和服务,初步构建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新模式。据统计,该镇2020年全年累计引进新企业273户,引进注册资金19.89亿元,镇域经济生机勃发。

建设人民城市 推进“小镇之治”

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人民城市题中之义,也是必然要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是城市治理的职责和使命。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化服务、补齐短板,必须立足于镇情,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一茬接着一茬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韧劲,勇挑重担,啃下难啃的硬骨头,推进“小镇之治”。

近年来,在“小镇之治”方面,彭浦镇把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构建“党建 ”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权力下放、资源下沉,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进一步向基层下移。在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和基层党员的带头示范下,人人尽力、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有没有深入社区、贴近群众,效果大不一样;有没有从社区治理真正向社区“智”理转变,一检验便知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是基层社区治理的精度和深度的“试金石”。彭浦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赢得了主动权。全镇84个住宅小区“人脸识别 智能门禁”系统的启用,既为老百姓织密了防疫安全网,也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不少。“身为彭浦镇的居民感到十分幸福。居委会减负精简率约在25%以上,真正从实际出发,为基层减负,让居民区把更多精力放在为居民办实事,更好地提升居民生活体验上去。” 朱宁说。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住宅小区启用“人脸识别 智能门禁”系统

自2019年起,彭浦镇逐步在全镇84个住宅小区全覆盖推进“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以“人脸识别 智能门禁”模式,实现了小区实有人口的实名认证。与之相呼应的,还有“1 5 X”社区共治平台建设和“美丽楼组”社区“邻聚力”自治工程建设,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哪家维修企业可靠?开价是否合理?彭浦镇依托党建引领“把好关”,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物业和业委会协作对楼组逐个进行排查,列明所需修理的项目明细。在景峰苑小区智能门禁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居委会就联系了多家维修企业上门估价,才确定了其中一家维修企业,几经协商最终把价格定在了业委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从而顺利完成了该小区的智能门禁系统升级改造。

为了保证录入信息尽可能准确,物业公司按照业主、租户两种大类进行分类信息采集登记,真正做到人口底数清。以幸福二村居民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老龄化严重,且大多都为农改居的本地居民。起初,居民对于智能安防的认识不足,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也信心不足。在推进智能安防工作时,居委会通过划分区块的方式分批次上门走访、宣传智能安防的好处。在发放防复制卡过程中,有1名居委会干部常驻发卡点进行协调解释工作,化解办理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并采集相关信息。最终,幸福二村小区仅用时3周便完成防复制卡的发放工作,启用了新门禁系统,同时也采集到最新、最精、最准的社区信息,为接下来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打好了基础。

建设人民城市 创造美好生活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提升,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点,体现在城市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彭浦镇全心全意优服务,着眼长远,走组团式、一站式、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硬件方面,彭浦镇高品质、全方位打造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小镇驿站”“小镇食堂”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软件方面,着力建机制、强队伍、做项目。比如组建“养老顾问团”,将镇域内各类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建立集医养、助养、护养为一体的小镇为老服务资源联盟。当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让幸福养老面临现实挑战。针对这一课题,彭浦镇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改善老年人养老环境为目标,有序推进以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重点,“医、助、护”相结合的社区为老服务“宜居安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让全镇3.4万多老年居民更便捷、更有效地享受到精准化、精细化的“社区托养、喘息寄养、康复理疗、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一站式”养老。

如今,“宜居安养”模式和过去对老年人的关心方式方法相比确实不一样,许多社区老年居民感受很深,纷纷对记者说:“不仅方便了,服务员态度也好,过去很多时候是要我们亲自去镇或居委会咨询或求得帮助,现在变为有志愿者主动上门关心,还为我们提供日常生活、用水用电用气安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菜单。再有啥困难一个热线电话,肯定搞定!真是方便多了。”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晋城文化和海派风韵相结合的晋城路

建设人民城市,要注重文明延续。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有很多条道路的命名源自全国各地城市的地名,少数为人名。彭浦镇域内的道路命名也不例外。在小镇文化发掘过程中,彭浦镇选取了一些较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称道路及可利用空间,链接两地今昔,打造与路名相关的文化街景。比如,以绕有韵味的文化商街“阳城路”为例,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彭浦镇在保留砖墙结构基础上,融入了梵高抽象的星空艺术手法,用路名文化和微改造重新聚拢起人气和名气。又如,晋城路上,彭浦镇结合晋城文化和海派风韵,巧妙地设计了一面“晋城遗韵”文化景墙。今天,镇域内的“阳城双塔” “晋城遗韵”等人文小景,可阅读、可欣赏,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又一处鲜活样本。

据了解,彭浦镇近年实施的“美丽街区”建设,让街区环境持续升级,拥有田园味的背街小巷“沪太支路615弄”、光与影的红砖之路“运城路”等35条特色鲜明的街道,让居民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现在在家门口散步很惬意的,人行道变宽了,不仅两边景观绿化变好了,还有可供行人休憩的椅子。”家住永灵小区的朱阿姨说。

彭浦镇党委书记辛毅恳切坦言:“我们有责任把小镇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让老百姓在这里过上高品质的幸福生活,这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今,“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步步打开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学习笔记

坚守为民初心 深耕一方热土

彭浦镇|彭浦小镇走上“绿富美”之路(彭浦镇怎么样)

静安区彭浦镇党委书记 辛 毅

多年来,彭浦镇党委、政府正是坚守着这份为民初心,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在基层治理的这方热土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强有力的财力支撑,是我们推进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的底气和后盾。2020年,我们在全区率先成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镇、村两级服务企业的骨干队伍,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和服务,初步构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新模式,全年累计新引进企业273户,引进注册资金19.89亿元,镇域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全心全意优服务。硬件方面,我们高品质、全方位打造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小镇驿站”“小镇食堂”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软件方面,着力建机制、强队伍、做项目。比如组建“养老顾问团”,将镇域内各类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建立集医养、助养、护养为一体的小镇为老服务资源联盟;又如坚持群众文化团队扶持政策,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层公共文化点改造升级为支撑,以摄影、舞蹈等骨干团队为圆心,形成多圈层、多类型的群众文化团队。

实心实意强治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检验着基层社区治理的精度和深度,彭浦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赢得了主动权。2019年起,我们逐步在全镇84个住宅小区全覆盖推进“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以“人脸识别 智能门禁”模式,实现小区实有人口的实名认证。与之相呼应的,还有“1 5 X”社区共治平台建设和“美丽楼组”社区“邻聚力”自治工程建设,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服务民生、共建共享”,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始终在路上。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翠玲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